11月3日上午,北京大学肖云峰教授在G103报告厅为我院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应用物理系本科生做了题为“Single nanoparticle detecting using optical microcavities”的学术报告。在报告中,肖云峰教授介绍了基于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,通过“回音壁模式”的模式移动、模式移动、模式展宽等技术,来实现单个纳米粒子的高精度传感,并探讨其可能的应用。
下午,肖云峰教授还和应用物理系教师开展“物理学科发展”的座谈会。肖云峰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、课程建设、专业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,并与应用物理系教师探讨如何把握当前学科发展机遇,更好地做好物理这个基础学科发展。
肖云峰教授是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。主要从事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。近年来,以主要作者在Science、Nature Photonic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PNA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重要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,他引5000余次,h因子43。研究成果两次入选“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”(2014、2017),1次入选由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“年度国际光学重大进展”(2018),4次入选“中国光学十大进展”(2010、2016、2017、2019)。还获得第八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(2013)、王大珩光学奖(2017)、教育部青年科学奖(2018)、饶毓泰物理奖(2018-2019)、陈嘉庚青年科学奖(2020)和中国青年科技奖(2020);被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(2019)。

报告会现场

交流会现场